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团十九大工作部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按照学校党委和团省委有关工作要求,学校团委制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分理论普及宣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实践等多个项目板块对我校2023年青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行了精心设计安排,并于6月30日组织举办了出征仪式。各级团学组织积极响应,352支重点团队共计3300余人迅速行动,从7月1日开始,纷纷奔赴全国各地的红色基地、学校、企业、乡村、社区、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为广泛宣传广大青年学子的社会实践风采,校团委特开设《“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科大学子社会实践进行时》宣传专栏,引导广大青年在行动上“自找苦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让青春在建功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日推出第五期,让我们跟随“聚力青春之行·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的脚步探寻科大学子在鸡西市、鸡东县的实践足迹。

团队名称:“聚力青春之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促进团
建队组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指导教师:武昭阳
团队成员:田佳梁、蒋茗涓、高玉桐、冷岳阳、谷世斌、包金政、田皓升、白海宏、易晋州、宋庆超、姜鑫源
实践地点: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
实践目的:
1.追寻红色足迹,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2.参观产业基地,厚植爱农助农情怀;
3.美化居住环境,勾画乡村美好蓝图;
4.投身法治宣讲,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5.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儿童启心润智。
实践过程:
黑龙江科技大学“聚力青春之行 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赴鸡西市鸡东县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1.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团先后参观了鸡西市博物馆、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鸡东县东风社区红色印记馆、平阳镇苏怀田纪念碑。在博物馆内,以筚路蓝缕、大疆初定、勃兴之土、东方破晓、国恨家仇、中流砥柱和光荣岁月展区,通过一幅幅珍贵图片、一段段英勇事迹,实践团成员再次重温了那段光辉的历史。在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哈达河抗日烽火纪念墙,以抗日总会、星火燎原、游击武装、密林苦寨、夜袭敌营、三军凯旋等部分向实践团的同学们展示在鸡东县这片沃土上抗联战士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经历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和考验,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内,县委党校尚尔硕老师给以《打造文化品牌,传承红色基因》为题,为实践团同学上了的一堂生动红色教育课,尚老师详细的讲解了鸡东县这片土地上东北抗联四军的故事和《红灯记》的故事,让实践团的同学们切身感受到鸡东县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鸡东县东风社区红色印记馆,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和引导下,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鸡东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历史文化,充分感受到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从峥嵘岁月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2.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实践团深入平阳镇永隆村蔬菜大棚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走进蔬菜大棚,零距离观察了彩椒、西红柿等蔬菜的生长状况,农户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解了多种蔬菜的种植方法,体验了采摘过程,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实践团成员们对大棚抗风、大棚排水、施肥、喷灌、水质来源、成本控制、人工组织、蔬菜销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耐心地听取农户的介绍,全面了解作物产销情况。实践团深入平阳镇民俗村-河南村参观蟹稻田生态种植基地。实践团成员走进蟹稻田中,走访农户,了解稻田养蟹技术,学习了稻蟹种养中稻养蟹、蟹养稻的稻蟹共生理论。
3.彩绘美化乡村,营造文化氛围



为积极营造乡村文化氛围,实践团成员开展了“笔尖下美丽乡村墙绘”活动。初到鸡东县,恰逢大雨,实践团成员克服乡村道路被大雨淹没的困难,乘坐农用拖拉机赶赴富国村开展墙绘。实践团成员们利用3天时间,起早贪黑,经受住了大雨的洗礼、烈日的考验,以墙为布,结合建筑不同墙体的高度和形状,用手中的画笔为乡村容貌添彩,把富强中国、美丽乡村等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墙壁上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一幅幅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彩绘吸引了广大村民驻足观看,他们纷纷点赞。曾经“灰头土脸”的水泥墙体,经过刷白后悄悄地披上了五彩外衣,一面面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彩绘墙面,犹如一张张灵动的文明标签,扮靓了乡村美景,传播了文明新风尚,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投身法治宣讲,助力基层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法制素养,实践团走进鸡东县人民法院,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有序的参观了五星级警队、羁押室、执行指挥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科技化审判法庭、党建活动室等场所,亲身体验法院信息化建设助力下的高效便捷司法服务。实践团成员“以案释法”,结合群众身边事,进行了法治宣讲,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进一步了解法律法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提升。
5.关爱留守儿童,浸润心灵成长



为帮助和服务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实践团走进鸡东县童心港湾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浸润心灵成长”的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成员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背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了解,现场与留守儿童进行互动传递薪火,与孩子们共同绘画、手工制作和玩趣味游戏,用语言和艺术的力量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做最勇敢的自己。实践团成员们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陪伴孩子们做户外游戏,将枯燥的运动与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锻炼了身体,爱上了运动。为了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践团成员们开展励志教育、红色教育的宣讲,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精神,让他们懂得了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实践团成员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激发勇担时代重任的行动自觉、汲取青春奋斗的力量源泉,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唱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最强音。